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公共服务
企业创新讲座——世界领先的管理学院华人院长与企业探讨创业、创新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企业创新讲座
世界领先的管理学院华人院长与企业探讨创业、创新
 
主题:
    和2011年美国《生产创新管理期刊》排名世界第一的布劳克管理学院院长探讨如何塑造创新型的组织。
主讲嘉宾陈丁琦
    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 布劳克管理学院 院长;哈茨菲尔德终身教授  科技创业和创新;英国剑桥大学博士。
主题描述:
    新产品、新科技、行业、竞争、市场、产业链结构、客户偏好、利润区与利润模式与宏观政府政策、文化、社会与经济、人口变化等因素的的不断剧烈变化已经成为常态,如何跟上这变化的浪潮?
    产业分工、人口机构的变革造成许多中国企业失去低成本竞争的优势,如何重新定义组织、生产、管理,让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永远匮乏的资源、信息、技术、资金是中小企业永远面临的现实,如何利用破坏式创新,推翻那些庞大而专横的大象,取得突破式增长,为客户和社会带来全新的价值?
    面对沉闷而低效的执行体系,如何激发每个员工的能量,在产品设计、价值传递过程中,不断增加正向积累,让火花汇聚成火炬?(演讲语言:中文)
参与对象:企业、政府及非营利组织高层管理者、决策者
组织单位: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管理委员会
讲座时间:2012年7月4日(周三)14:45-17:00
讲座地点:苏州独墅湖图书馆二楼报告厅
咨询电话:62605832,62605833,报名需经确认后参加。
电子邮箱:chenm@sipac.gov.cn;yanhq@sipac.gov.cn
   
姓名
单位
职务
电话
邮件
 
 
 
 
 
 
 
 
 
 
 
温馨提示:苏州独墅湖图书馆位于仁爱路258号(星湖街南侧),(独墅湖隧道星湖街出口往南200米),您亦可乘坐110、156、176、178路、快线2号线公交车,至独墅湖图书馆站下。
 
附:陈丁琦博士简介
亨利·布劳克管理学院院长
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
哈茨菲尔德教授(科技创业与创新)
电子邮件: tant@umkc.edu
工作电话:(816)235.2204
    自2009年在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担任亨利·布劳克管理学院院长以来,陈丁琦结合几十年来在跨国公司的经历、充满创业精神的领导力以及对于转化型教育的热情,推动了布劳克管理学院成为在国内(美国)和国际上创业、创新以及非营利管理领域排名领先的顶尖机构。
    全球化对于很多人是一种经济现象,对于30年前移民到美国的陈博士全球化则是一种生活方式。他在新加坡度过了自己的青年时期,获得了新加坡南洋大学商学士(工业管理),后来在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获得MBA学位,又从剑桥大学乔治管理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他的研究兴趣是在创新情境下矛盾的战略和解、科技创业和新产品开发。他曾在哈佛商学院作为访问学者与“破坏性创新”思想的开创者克雷顿.克里斯滕森教授共同工作。
    他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有18年的企业经验。曾经担任跨国公司如伊莱克斯、新光(Sunbean)的营销和业务发展副总裁以及董事会成员。在1980年代后期,也就是在他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人生使命是教育之前10年,他下定决心离开自己习惯的美国公司,转而开拓自己全球化的产品研发、生产和分销企业。被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所驱动,陈博士也将他的创业激情投入到了学术生涯中。这种使命感就是要革新学习;培养实干的创新者;转化个人和机构去创造积极、有意义的影响。
    陈博士卓越的管理技能贯穿整个业务周期:从初创时的想法到概念的验证,制作产品模型,测试,融资,生产,品牌,规模化,市场全球化以及建立多元化团队。作为一个具备跨文化、跨国界和跨产业专长的商界领袖,他也有对宏观问题的深刻洞察,这些宏观问题如地缘政治、项目投资、兼并与收购、资产剥离、合资、战略联盟和企业退出战略。他为一些知名企业的管理团队提供咨询,如索尼、液气集团(Air Liquide )与新加坡报业控股。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一直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机构的董事会中担任董事,例如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政府智囊团、学术机构以及慈善基金。
   中国的崛起之前,陈博士就积极参与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并从文化、历史、政治和商业的角度深入了解了这个庞大、复杂的国家。他曾经在中国成立生产企业。在他担任商学院教授和中国策略部门负责人的时候,他帮助培育了众多中国高层次的人才,例如技创业家、市长和大学校长。他能够流利的听说读写中文,经常在中国的顶尖大学演讲并担任客座教授,这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厦门大学等。他对中国、亚洲以及这些区域展现给全世界的在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中的机遇有着深入的洞察,这些洞察帮助我们的企业在21世纪发展并走向成功。
    陈博士独特的背景与他的使命感、激情和创造力相得益彰,使得他不仅是一名富有执行能力的高效领导者和战略思想家,也是一名富有影响力的教练、顾问和导师。
  • 版权所有: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 ICP:苏ICP备11065850号-1

    电话:0512-62872168 传真:0512-62872168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仁爱路150号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