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斌、阎长虹教授主编教材《工程地质学》出版发行
近日,由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施斌教授和阎长虹教授主编的教材《工程地质学》正式出版发行。
该教材在工程地质学学科编写小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全书共 15章,83万字。这一版教材在罗国煜和李生林先生主编的两本工程地质学教材的基础上,对理论、技术和方法以及研究对象、内容和工程实践等内容进行了大量的修订、删改、调整和补充。该教材是对工程地质学育人传统与学科特色成果的传承。

南京大学第一本《工程地质学》教材由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岩石学家和地质教育家孙鼐先生于1937年成稿,后因“八•一三”事变淞沪抗战爆发,被迫中断出版进程,直至1946年2月正式问世。至1957年,这一版教材共更新九版,其中,第九版的字数已达24.9万字,累计印数达到16500册。这本教材距今已近一个世纪,书中的主要观点和部分内容仍然是当前工程地质学研究的主要观点和方向。建国初期,为满足国家建设对工程地质专业人才的需求,在郭令智先生的带领下,地质系工程地质教研组突击自学俄语,依靠字典边看边翻译,于1954年编写出了《工程地质学讲义》。1982年,在罗国煜和李生林两位教授的带领下,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教研室的名义,在地质出版社出版《工程地质学》。1990年,罗国煜和李生林教授在前一版的基础上进一步修编,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工程地质学基础》。2013年,施斌教授和阎长虹教授主持《工程地质学》教材的重新编写,历经四年正式出版发行。
据悉,教材是课程建设水平、科研水平及其成果的重要反映,支撑着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方法和手段。为充分发挥优秀教材在教学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有力支撑“十百千”优质课程建设,学校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科学布局、分类建设、重点引领”为导向,整合专业优势与教材资源,鼓励高水平教师参与,集中优势力量建设一批代表南京大学水平的优秀教材,打造具有南京大学特色的教材品牌,形成与人才培养相适应、课程体系相匹配、前沿领域相协调的系列优质教材。(来源: 南京大学网 教务处 庄典)